未成年人自首有何特殊规定?
2025-11-06济南知名刑事律师
未成年人自首有何特殊规定?
当未成年人犯罪后选择自首时,我国刑法不仅认可其为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之一,而且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、认知能力及其悔罪态度等因素,采取更加人性化、教育性的处理方式。这反映了我国对未成年犯罪人实行“以教育为主、惩罚为辅”的方针政策。
【相关法条】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六十七条第一款:“犯罪以后自动投案,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,是自首。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,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其中,犯罪较轻的,可以免除处罚。”
主动自首前需要准备些什么?
在考虑主动自首前,首先应该明确自首的定义以及其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。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,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,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。对于准备自首的人来说,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自己确实愿意并且能够全面、真实地向司法机关交代所犯下的全部罪行。此外,在前往自首之前,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,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可能面临的刑罚范围,同时准备好与案件有关的所有证据材料,以便于更准确地说明情况。
【相关法条】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六十七条 【自首】犯罪以后自动投案,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,是自首。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,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其中,犯罪较轻的,可以免除处罚。
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,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,以自首论。
针对未成年人自首的情形,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提供了较为宽松且具保护性的规定,既体现了对未成年犯的人文关怀,也强调了通过适当手段促使他们改过自新、回归社会的重要性。
